投教学苑Iinvestor
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行动纲要(2017-2020)
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为进一步提升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和帮助实体企业积极运用期货及其他衍生工具进行定价和管理风险,改善经营方式,转换商业模式,特制订《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行动纲要(2017-2020)》(以下简称《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根本宗旨,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前提、以期现结合为基础、以业务产品创新为手段、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快形成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合力,充分发挥期货经营机构作为期货及衍生品服务供应商的专业能力和贴近市场的优势,全面、持续、深入地在期货行业落实服务实体经济的行动和各项措施,努力为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挥积极作用。
二、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紧密结合国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市场风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等农村、农业改革政策精神和要求,加强期货经营机构与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期权的联动机制。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探索多样化合作方式,积极参与订单农业、粮食银行、土地流转等农业改革与试点活动,探索支持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的新模式,为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价格管理与风险管理服务。
三、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转型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政策精神,紧密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要求,重点服务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利用期货及其他衍生工具管理价格、利率、汇率等风险,优化库存管理,锁定成本和利润,改善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精准扶贫
充分发挥期货经营机构定价服务和风险管理专长,满足贫困地区实体经济的风险管理需求,积极履行脱贫攻坚社会责任。鼓励期货经营机构结合地域特点、业务优势、人员优势及实际经营情况,合理选择帮扶对象,开展精准扶贫。鼓励期货经营机构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帮扶路径,探索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进一步发展大宗商品服务和风险管理业务
借鉴境内外大宗商品交易商的成熟经营模式,加快拓展风险管理公司以基差贸易、仓单服务、合作套保等业务为主的大宗商品业务。针对实体企业需求自主创设期权、互换、远期等衍生品合约,开展场外衍生品报价、交易和清算业务,提供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服务。
六、搭建机构间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发挥期货经营机构优势,加强行业客户资源整合和共享,发掘实体企业需求,拓展服务渠道。搭建服务于实体企业和专业交易商的集信息互通、仓单登记转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宗商品服务平台,促进商品期货、现货行业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期货行业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的基础服务功能,稳步建设和发展机构间商品衍生品市场,为场外商品衍生品交易商和终端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报价、交易等服务。
七、加强期现对接,发挥示范效应
加强行业协会、交易所、期货经营机构和实体企业的合作,联合建设一批期现结合典型的示范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强期货与现货行业协会的战略合作,建立经验交流、业务研讨、人才培养、企业对接、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紧密合作机制。与条件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重点产业合作,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利用期货及其他衍生工具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建设风险管理示范行业。加强与贸易集散区、产销集中区、产业链完整区的地方政府或产业协会合作,推动期货经营机构对口服务区域内实体企业,促进区域经济优化发展,建设期现结合示范基地。通过股权合作、业务合作等多种模式,加强与现货产业大型骨干企业的战略合作,为企业利用风险管理工具改善经营方式、转换商业模式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效应。推动期货、现货市场基础交易制度的协调发展和互联互通,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八、提升期货经营机构跨境服务能力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期货行业国际化,加快在自贸区和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跟随实体企业进出口贸易、境外项目投资等国际化经营步伐,积极提供跨境风险管理服务,不断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提升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与境外实体产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我国实体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原料与产品资源,提供商品价格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配套金融服务。探索利用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为实体企业进行跨境风险管理提供便利和服务。
九、打造实体企业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自身专业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企业风险管理咨询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实时咨询和线下量身打造解决方案的企业对接服务。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品种开展“请进来、走出去”产业服务主题活动,为实体企业提供风险诊断咨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等现场咨询服务。
十、围绕服务实体企业加强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
以服务实体企业为纽带,加强期货业协会与其他金融行业协会的合作,推动期货公司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在仓单质押、农产品价格保险、贷款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做市交易、风险管理产品设计等方面,联合为实体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十一、完善期货公司运营管理和内部激励机制
引导建立适应实体企业开发和服务的期货公司运营机制,改革现有组织架构和营销体系,提高各业务单元在服务实体企业方面的协同能力。探索期货公司集团化经营模式,在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和加强敏感信息管理的前提下,通过依法授权、购买服务等机制整合共享内部资源。加强对公司营销、投资咨询等服务人员的培训,完善针对产业客户的市场开发、政策解释、需求识别、方案定制、售后服务等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实用工作手册。建立针对产业客户开发的考核、激励机制和差异化的期货公司客户服务体系。
十二、加强期现结合人才培养与交流
实施期现结合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每年为期货经营机构和实体企业培养一批熟悉期现结合业务、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恪守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建立期现结合专业人才库。探索建立期货行业与现货行业双向人才交流机制,鼓励与推动实体企业与期货经营机构间互派人员交流学习和挂职锻炼。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交易所、高等院校、实体企业、期货经营机构等各方现有资源,打造一批境内境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期现人才培训基地。组建由期货、现货行业资深人士组成的专家团,打造精品课程和视频,大规模开展现场或网络培训。
十三、持续开展典型经验案例总结与宣传
按照“发现好故事,宣讲好故事”的原则,组织编撰期货业服务实体企业、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典型案例集、实体企业风险管理实用手册等具有较强实务操作性的材料,促进期货经营机构、现货企业对典型案例和成熟经验的交流学习。充分动员行业力量,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利用传统和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凝聚企业共识、行业共识和社会共识。
十四、推动改善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生态环境
组织开展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情况的专题调研,了解主要期货品种对应产业与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形成专项调查报告和相应政策建议。加强与相关各方的沟通、协调,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完善国有企业考核机制、衍生品会计税收等政策法规,推动交易所根据实体企业需求优化现有交易品种、合约,开发、上市新的期货、期权产品,进一步完善交易交割、持仓限额管理、套保额度管理等制度,为期货经营机构更有效地提供服务和实体企业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提供便利。
十五、探索建立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机制
加强正面引导和激励,开展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项目、典型经验和案例的评选活动。督促期货经营机构制订服务实体经济年度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开展贯彻落实本《纲要》期货经营机构评价工作。推动监管部门、交易所等有关方面出台支持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激励机制。重点推动解决期货经营机构在当前阶段为实体企业服务中所遇到财税等实际问题,提升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十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并重
完善期货经营机构自身内控体系,强化风险防范,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严防风险外溢,始终把风险控制贯穿于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树立诚信合规的行业文化,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促进期现市场稳定健康发展。